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三严三实”新标尺,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琼府﹝2012﹞53号)文件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职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脚踏实地,在思想和行动上践行“三严三实”
为了切实贯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市社党委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研究“三严三实”工作,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精神实质,制定方案,要求班子成员对照查摆不严不实的问题,在思想上警醒,在行动上着力整改。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马上就办”,“5+2、白加黑”,“钉钉子”和“拍拍看”四种精神结合起来,转变作风,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今年5月,云龙镇南山村突然遭到龙卷风袭击,使我社下属云龙供销社领办的三联合种养专业合作社果子狸养殖基地
(二)发挥供销社传统优势,有效推进帮扶工作
为了更好地进行帮扶,实现可持续滚动发展,切切实实增加农民收入,我社结合扶贫点南山村实际,因地制宜,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南山村群众意见,结合供销社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特点,我社和云龙镇委、镇政府联手共建,云龙供销社领办设立“供销社出资+村支部参股+全体农户持股”的三方联合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闲置的东红小学校址改建为狸舍,支持和培育扶贫村果子狸养殖产业,饲养果子狸200只,现已经产仔30多只。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传统优势,搭建公益性运营管理平台,培育产业,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扶贫模式,弥补传统扶贫工作单打独斗,缺乏可持续平台支撑的短板。
云龙镇是我市城乡统筹示范镇,我社多次和云龙镇委、镇政府、村党支部研究沟通,同村民协调,达成共识,帮助该村解决300亩纠纷地流转开展花卉种植项目问题。
上半年,市社党委把践行“三严三实”工作和党员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结合起来,用党费购买300余株木瓜苗,组织党员干部栽植,为果子狸提供食物,实现自给自足,降低养殖成本。另筹资18万元用于南山村道路硬化、修建公厕等项目建设。
(三)创新服务平台,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了充分发挥我社和龙华区政府共同组建的“龙华供销五一田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作用,我社在原有庄稼医院、农资服务、农技培训的基础上,主动对接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多方支持,不断完善和充实该中心服务功能,真正做到为农民在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保姆式服务,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服务周边农民。
半年来,中心聘请有关专家已相续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现场会6批次、培训人数500人次,中心目前已发展农技会员近300人,建立示范户27户,试验田3亩供农户借鉴。该中心所在村也表态要提供土地建设瓜菜收购大棚。中心正式营业以来,全国供销总社王侠主任、陈志荣副省长、省农业厅江华安厅长、省供销社简纯林主任等领导都亲临视察指导,观摩喷药无人机、田间加肥站等高效农业生产设施。省供销社已下文要求各市县供销社复制推广该中心服务模式,并表态支持“五一田洋”冷链建设资金。世界粮油组织召开海南冬菜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启动会期间,专门邀请该中心负责人在会上交流发言,并且组织参会人员到该中心参观考察,目前,已初步选定“五一田洋”作为海口地区的苦瓜、豇豆的示范种植点,推广种植技术,待专项资金到位后,由该中心具体实施。
(四)上下联动,寻找供销改革突破口
海口作为全省供销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四个市县之一,正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文件出台,借全国供销系统改革之风,市供销社党委面对海口市供销社下岗职工多,社保拖欠金额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大龄职工多的现状,不等不靠,主动谋划。
一是深入研究,激发基层社改革热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出台后,市社党委根据实际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学习会,邀请有关专家、老供销帮助我社诊断存在的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到基层供销社和社有企业逐个宣讲,最大限度让干部职工了解、理解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参与配合各项改革工作。
二是整章建制,规范管理。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市社党委确定2015年为规范管理年,从人、财、物、事4个方面制定办事流程,规范办事程序,从源头上杜绝“四风”问题,同时进一步规范社有资产的管理,实现社企分开、权责分明。建立责权统一的工作责任制,构筑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紧密结合本系统实际,针对一批不适用、成效不显著、存在缺陷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对部分存在监管缺位的工作进行制度新建,逐步形成一套适应我社实际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海口市供销社基层企业一般管理人员聘用流程图》、《海口市供销社基层企业领导干部聘任流程图》、《海口市供销社基层企业资产处置流程图》、《海口市供销社基层企业财务费用管理流程图》、《海口市供销社基层企业专项维修经费开支流程图》五个流程图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有效落实,规范基层企业办事程序。
三是典型引路,通过改革试点实现突破。要求各基层社按照“一社一策”的政策盘活资产,恢复经营,通过范例建设,实现典型引路,最终重塑供销社社会形象。经研究,我社将三门坡供销社作为全市供销系统社务公开、资产处置改革试点单位;东山社作为全市供销系统领导班子选拔试点单位,目前已完成方案的编制;云龙供销社作为市供销社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当前已完成参与扶贫,领办三联合种养专业合作社模式的建立;长流供销社作为全市供销系统解决社保金拖欠问题改革试点单位,已通过项目改造,筹集资金300万元,基本上解决企业社保金拖欠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矛盾
(一)组织体系存在“小马拉大车”和“上下两张皮”的尴尬状况
2012年原琼山市社整体现状划归海口市社管理,全市供销系统规模、队伍急剧扩大,职工由原有207人扩张至现有2211人,大部分职工由原琼山市社划归而来,基层网点分布在全市大部分乡镇,但市联社机构设置未跟进形势做相应调整,当前市联社设党委,有党委委员3名。
(二)运行体系有远离政府、远离社会、远离市场的倾向
海口市供销社原有的10家社有企业因参加了国有商贸企业改革,期间经营业务基本停滞,原琼山市供销社的企业及基层社虽然没有进行改制,但大多数企业及基层社的资产都通过长期出租、变现偿还长城公司债务等不同方式进行了处置,已没有服务的载体和平台,经营业务急剧萎缩,另一方面无政府行政职能,无业务开展,发展路子越走越窄。
(三)遗留问题
一是企业拖欠职工社保金问题。全供销系统现有在册职工2211名中,约有80%的职工下岗,处于失业状态。在供销系统41家基层企业中,有36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拖欠社保费,按政策足额统计,36家企业拖欠职工社保费达上亿元。
二是家底不清,管理不规范。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剩余的存量资产很少,并且大多数是不良资产,相当部分存在有争议,缺少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企业发展困难,此外供销社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思改革,不图进取,沿用老做法做事,没有创新管理模式,没有按照合作经营的原则,组织制定资产处置、出租、经营等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不够规范,职工意见大。
三是不稳定因素多。海口、琼山两社正式合并以来,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方面我们下大力气做了大量工作,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是逐步浮出水面,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和突出的问题主要在基层社班子及成员作风问题、资产处置问题、财务公开问题、企业招工问题、职工福利问题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虽然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琼府[2012]53号)等文件,有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指明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向,但长期以来供销社的经营性职能受市场挤压逐步萎缩,特别是1995年供销社退出政府序列后,长期没有承担政府的职能,以及受习惯势力的掣肘,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公益性职能也逐渐丧失,严重边缘化。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及建议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努力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完善“规范管理年”各项制度建设,从“人、财、物、事”四个方面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积极谋划恢复再生资源经营项目,将覆盖全市30家基层社建成回收网点;
(四)积极介入海口“菜篮子”建设。发挥供销社的流通经营作用,对接成型的农产品基地和电子商务平台公司,通过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方式介入海口“菜篮子”建设;
(五)跟踪服务五一田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项目,丰富该中心服务内容,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在经营发展中拓展公益服务,体现供销社的价值;
(六)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契机,争取党委、政府各项支持。供销社综合改革需要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一体化考虑和推动,才能整体有序实施:
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对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成立和供销社党委建制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二是支持市供销社在下属供销资产管理公司基础上组建供销集团公司,作为政府的涉农平台公司,服务三农;
三是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供销社的项目资金给予专项支持,通过输血培育造血能力,提高供销社市场生存能力,通过发展慢慢消化社保金巨额拖欠问题;
四是建议市委市政府相应成立海口市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海口市供销社综合改革。